首    页|  工作动态|  政务公开|  行业建设|  网上服务|  互动交流|  廉政建设|  下载中心|  监督投诉
市建委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计划安排

更新时间:2015-05-13

 

     2014年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城市建设的关键一年。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结合当前城市发展现状及建设领域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需求,持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建筑市场服务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全面促进城建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工作标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着眼城市发展和百姓需求,重点实施了国家和省重大项目跟建、轨道交通及其疏解、产业园区配套、源网建设、特色建筑保护开发利用、村镇建设六大方面建设项目,城市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一)积极推进道路交通工程建设,交通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保障重大项目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需求,完成林大科技园配套道路、华南城配套道路、河松街跨河桥、南马路、公滨路等90条道路、37座桥梁,新建改造道路139公里,大幅提升道路服务保障产业能力和区域“微循环”能力,增强了主城区与阿城、呼兰、双城的联系,促进了三环四环联通,增强出城口道路整体功能。全年新建、续建铁路大院、十三中、民众街哈西客站等停车场21处,新增停车泊位1.5万个,超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进一步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

(二)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加快构筑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全力推进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一期和3号线建设,推进哈西地铁联络线工程。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完成了同江路、四环路、新疆大街3座车站部分围护结构、区间竖井、排水管线、交通导改道路施工及绿化迁移。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启动了火车站车站点土建施工,完成开工区域大部分管线迁改和围护结构施工及医大四院保护建筑隔离桩施工,并对影响主体地连墙施工的既有人防结构进行加固,开展哈北站站降水实验、三重管旋喷桩实验的数据计算整理工作。地铁3号线一期(哈西地铁联络线)工程已累计暗挖区间隧道7.7公里,完成16座出入口、风亭及5座车站主体施工, 4座车站内部结构施工及医大二院至哈西客站段的区间隧道施工,实现了该段“洞通”。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启动了车站土建施工,年底前完成开工区域的大部分管线迁改和围护结构施工。

(三)积极推进源网工程建设,公用设施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围绕保障城市新区源网扩容需求,提升老城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积极推进源、网等公用设施建设。哈东集中供热、双城新基业天然气母站、双城华通天然气母站、220千伏爱建输变电站、成高子镇污水处理厂等源网厂站项目的建设,城市运营的要素配置更加均衡,源头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进一步加大了地下管线设施的统筹改造力度,实施供水、排水、电力、供热、燃气、通讯“六网并建”,新建改造各类管线1120公里,统筹组织完成了香坊、平房老旧管线改造316公里。智慧管网信息系统完成了政府内网建设,已启动运行,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主城区空间信息普查,与“智慧管网”系统结合,提高城市空间信息现代化水平。

(四)积极推进特色建筑保护开发利用,城市特色更加凸显。围绕激活城市特色文化和历史资源潜力,重点实施东西大直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保护建筑修复工程。目前,东西轴线景观大道已完成全线18.8公里人行道铺装、绿化、文化广场建设,共铺装人行道15.5万平方米,铺设草坪4.7万平方米,新建黑大、哈医大、哈理工等文化景观广场5处,并对沿线80栋既有建筑实施了装饰性节能改造,增强了街区整体景观效果,通过改造,激发了老街新的发展活力,大直街已成为我市地域特色鲜明的历史建筑文化示范街。同时,高标准完成了犹太老会堂的修缮改造,重新展现了标志性历史建筑的魅力风采。

(五)积极推进小城镇及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以完善乡镇规划体系为前提,以推进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以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百镇提档升级、二十镇试点引领”工程,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双城区周家镇、呼兰县双井镇等小城镇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56个,镇域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采取政府投入、自我改造、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持续加大农村泥草房改造力度,新建农房59839户、新建面积359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同时,全面完成去年受灾损毁房屋重建工作,6800户受灾居民得到妥善安置。

(六)积极推进涉铁项目工程建设,着力促进惠民项目落实。配合铁路部门全力推进10个涉铁重点项目建设,协调完成了哈西站有关工程征拆和联络线工程建设,催办哈铁车辆段征收资金和三电迁改、哈铁集装箱中心站周边配套工程建设,启动滨北公铁两用桥铁路工程,加快推进哈站改造、哈佳客专和哈满电气化铁路等工程前期工作,完善哈北站市政广场配套及施工方案。

今年实施的城建重点工程,紧紧围绕城市建设服务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基本目标,为保证项目高效有序推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强化城建项目计划统筹。制定出台了《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和维护改造计划统筹管理办法》,通过建立全市城建项目库,严格实行统筹计划管理,合理配置项目资源,统筹安排建设时序,系统组织项目实施,初步实现全市建设项目“一盘棋”统筹管理。二是创新工程组织推进模式。认真研究基础设施项目代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部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研究制定了相关制度以及管理办法,编制了融资建设路桥项目投资建设人招标方案,印发了融资建设路桥项目招标文件参考通本,组织、指导项目完成招标并按计划启动建设,逐步推进项目“投、建、管、用”相互分离,为今后我市在工程建设方面趟出新路子,积累了宝贵经验。三是加大征拆协调推进力度。严格按照市里确定的市区结合、以区为主的征拆机制,进一步强化落实征拆主体责任,坚持实行征拆责任承诺制,为工程如期开竣工创造条件;建立完善了征地征收工作督办机制,与上级督查部门紧密沟通联系,对项目征拆进展实行月统计、季通报,随时了解和掌握推进情况,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保证了工程如期开工建设。四是严格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建设项目服务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依法强化各方主体责任,严格质量管控措施,狠抓质量通病治理,不断加大质量检查和抽查力度,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标准,同时结合寒地区域特点,积极推广钢管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等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着力提高施工精细化水平,打造精品工程;采取开工前警示教育、重要节点安全交底、现场跟踪指导服务、全过程排查危险源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安全事故率。五是切实履行兴产利民责任。为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百姓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针对市区部分路段集中施工的实际,积极会同市交管、交通等部门,统筹考虑路桥、源网等重点工程施工计划安排,统一编制交通组织计划,排定施工时序表,优化工艺工法,确保各项工程有序施工;根据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需要,动态调整单项通行街路、单双号通行街路和限行街路,整体控制交通流量,保证城市整体交通正常运行。同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严格规范施工围挡设置,控制施工扬尘,对工地出入口进行硬化铺装,确保运输车辆净车出场,严禁超高超载,及时清运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剩余土方,做到工完场清,保持市容市貌整洁、干净,树立城市良好形象。

二、建设领域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以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为重点,深入推行建筑市场守信经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依法行政,促进建筑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和防震减灾等建设领域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一)加强房地产开发和住宅建设管理。积极开展房地产企业综合信用评价工作,稳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全年纳入评价系统开发企业1388家,各参评部门累计提报评价信息5314条,共评出信用优秀的绿牌企业49家、信用较好的蓝牌企业431家、信用较差的黄牌企业833家、信用差的红牌企业75家。建立初始备案和年度备案制度、信用备案手册管理制度、市场准入联动管理制度,对未备案企业,各相关部门及市建委相关处室不予办理项目立项审批手续,不允许在哈进行开发经营活动,全年共完成220家开发企业备案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商品房住宅性能认定和康居示范工程评审工作,已完成万达哈南城、招商贝肯山等项目2A级住宅性能认定的预审工作;积极协调处理西典家园小区道路及绿化破损、双兴小区居民、人防03指挥所综合改造和大成小学校及周边区域改造、电缆厂家属区改造项目等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

(二)强化建筑市场管理。按照国家及省、市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整合审批流程,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把工作重心由“重审批,轻监管”向“淡化前置管理,重视事中和事后监管”转变,在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方面,简化要件,缩短流程,将国家刚性的8个要件要求,通过加强内部沟通、优化自身循环、强化事中监管等办法,减少到3个。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建筑市场合同违约、房屋违规销售等问题,组织开展哈尔滨市建设工程执法检查,共检查1866项单体工程,查处履行法定建设程序违规项目620项,工程质量隐患655项,安全隐患529项,下达停工通知书28份,责令整改通知书96份。深入开展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及总监理工程师综合信用评价工作,加快有关企业资质新办、增项、变更手续办理及人员执业资格注册。全年累计受理二级建造师和二级临时建造师初始、变更、注销、增项注册和遗失补办2469人,受理市区内备案监理合同198份,涵盖565项建筑工程。开展2013年度监理企业及总监理工程师综合信用评价,对108家监理企业以及3497名总监理工程师综合信用情况分别进行了评定,对108家监理企业综合信用情况进行评定,评出4A级监理企业12家、3A级监理企业92家、2A级监理企业3家,A级监理企业1家。加快工程初步设计批复审批,全年为绥满公路、建文街、学府三道街等29个项目办理初步设计批复手续。

(三)健全工程质量管控机制。不断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完善了质量巡查抽查、质量信用评价、专项排查整改、两场联动监管、信息反馈共享等制度,研究制定了《哈尔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加强园林绿化、燃气工程质量监督,进一步加大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节能等重点部位的质量监管力度。全年共监督工程879项监督市政工程67项,服务抽查在哈市政材料企业78家,抽检矿粉、水泥、钢筋、沥青等原材料、成品186批次,签发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35份、工作联系单7份,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竣工备案合格率均达到100%,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四)夯实建设安全管理。以强化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层级问责机制,加强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力度。全年安全检查2650项次,发现隐患并提出指导意见6992条,隐患整改率达100%;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印发了《哈尔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的通知》,组织400多名三级以上总承包企业负责人观摩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先进典型现场。

(五)严格建筑企业管理。把握国家政策导向,按照“抓大壮小扶微”原则,全力推进申特企业发展,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增项,鼓励建筑企业拓宽施工能力,拓展经营范围,扩大企业产业链;为“走出去”企业生存发展保驾护航。积极吸引外埠建筑企业入哈发展,全年共新办企业资质99家,资质审批合格率达到100%;对全市2044家建筑企业进行信用信息采集和评价,其中77家企业被评为优秀、543家企业被评为良好、1330家企业被评为合格,清出建筑市场35家。为87家外地企业办理进哈施工备案,涉及工程127项,造价达173亿元。

(六)提高工程交易管理水平。全力推进隔夜评标基地建设,现已完成主体交接,正在办理该基地房产、水、电、煤气等设施的相关手续。有效推行计算机辅助评标,研究建立了哈市招投标电子监管系统,加强投标保证金监管,完善中标后监管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证的招投标环境。全年完成总包招投标交易2099项、3228个标段,完成交易额217.3亿元,招标公告、中标公示当日发布率达100%;监督备案招标工程920余项,中标金额190亿元,应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工程采用率达100%;不断拓展交易覆盖面,市区、松北区及高新开发区招标工程项目,统一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交易。

(七)完善勘察设计管理。加大勘察设计单位动态监管力度,积极开展资质初审、施工图行政性审查,加强勘察设计企业准入清出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勘察设计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勘察、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单位的动态监管。全年共受理施工图行政性审查497项、总建筑面积1635.4万平方米,办结率、备案率达100%;受理勘察设计合同备案293份,为42家勘察设计企业办理了资质延续、增项、核定、变更业务;对全市勘察、设计和设计施工一体化单位进行了信用评价,共评出绿牌企业26家,蓝牌企业126家,黄牌企业42家,红牌企业4家;同步加强外埠入哈和在哈赴外地勘察设计企业管理,为外埠企业办理入哈备案手续105项。

(八)细化施工合同和工程造价管理。充分发挥“哈尔滨造价信息网”作用,及时发布安全文明施工费申报、评价、核定及公示情况,研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备案管理制度;深入开展施工合同履约执法检查,对分包合同未备案的38家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编发《哈尔滨工程造价信息》12期,累计发布建筑材料价格4万多种;完成备案合同1171份,工程总造价175.1亿。

(九)加强城建收费管理。进一步加大清欠追缴力度,完善城建项目竣工核验制度,协助完成房屋产权会签工作。全年办理竣工验收项目42项、233万平方米,收取城建费用157项、建筑面积884.39万平方米,共计141952万元,收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803万元。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追缴力度,共下发催款通知书10份,追回欠费70万元。

(十)完善城建档案管理。积极简化工作程序,加强全市城建档案业务培训,积极跟踪做好建设工程的业务指导、档案验收工作,帮助区县完善档案制度,编辑改版《哈尔滨城建档案》,加快推进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全年签订《报送建设工程竣工档案责任书》103份,共录入档案833项,19245卷,完成1103490张档案扫描,接待查档649人次。

(十一)强化燃气行业管理。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压缩审批时间,充分优化整合我市及辖区、县燃气特许经营管理,完成了阿城新星CNG加气站等9个项目的立项审批及征仪路CNG加气站等5个项目的燃气经营许可审批,完成了平房CNG母站已经扩建工程,双城区东官镇2座CNG母站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待产后我市本埠母站日供气能力由原来25万立方米提高至100万立方米,除能满足我市本埠CNG需求外,还可适当满足我市所辖县市的CNG需求;加强对全市燃气企业生产、运输、配送等环节的检查,在春节(含两会)、五一等重大节日前组织开展全市范围的燃气安全大检查活动,积极做好管道燃气和长输燃气管线设施清查,及时处置占压燃气设施等不良行为。

(十二)加大公用事业管理力度。加大统筹力度,全面提高审批工作效率,全年共受理管线项目报建729项,办理会签672项;全面提升城市源网设施承载和保障能力,2014年计划新建续建源头厂站33座,太平热电厂、金山堡供热厂、团结镇成高子镇污水处理厂、华通燃气母站以、松江生态园移动基站等9座厂站已竣工投用,松拖排水泵站等24座跨年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系统编制管线年度建设计划,按照“分区域、分时段,一次开挖、六网并进”的原则,完成新建改造各类管网1120公里加快城市“智慧管网”系统建设,完成道路管线4128公里普查,完善了系统平台实用功能研制开发,“智慧管网”系统已实现二、三维演示功能,达到系统平台数据在行政管理部门与权属单位之间的安全共享,得到建设部表彰,并在建设部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我市道路照明老旧设施进行大修改造,完成16854基、35987盏路灯更新改造,得到了群众和企业的广泛赞誉。

(十三)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精简审批前置要件,建立代办机制,帮助企业加快办理项目审批;积极强化服务管理工作,全年办理施工许可证903件;办理质量监督注册手续818个,办理安全技术措施登记备案手续507个,办理工程报建通备案手续129个,受理转办建筑业企业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手续172个,代办建筑工程竣工档案责任书169个,审批事项正确率100%、按时办结率100%,企业和群众满意率95%以上,没有发生过群众上访、投诉等现象。同时,协助完成了全市6216个项目普查,办理完成相关审批手续搁置未实施的项目667个。

(十四)推进建设领域新技术研发应用。全力推进绿色建筑及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加强建设系统研发及成果推广,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全年在我市建设的辰能溪树庭院等5个住宅项目、哈尔滨九州电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厂房等2个公建项目及1个工业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总建筑规模达130万平方米。

(十五)加快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革新。积极统筹推进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全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约321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建筑570余栋、惠及百姓约4.3万户;积极深化“禁实”工作,全市新墙材生产比例达到73%,应用比例达到83%;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加快墙改节能科研课题研究进程,进一步提高新墙材生产能力;积极推进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工作,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试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墙改建筑节能监管,共抽检10类品种55个产品,对116个产品进行了确认(备案)。

(十六)规范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有利促进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推散格局的发展,全年发展应用散装水泥550万吨、水泥散装率71.73%;发展应用预拌混凝土1400万立方米;推广应用预拌砂浆53万吨。

(十七)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紧紧围绕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任务,积极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震情会商和应急救援工作标准,全年共组织编写会商报告14份,发放震情简报6期,处理地震事件49件;实施抗震设防管理,全年完成75个建设工作抗震设防项目的审工作;加快推进专业地震台站宏观观测场建设,对通河地震台、延寿地震台和阿城地震台的宏观观测场项目竣工后进行验收;不断提升科研与学术水平,完成了承担的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黑龙江及邻区数字化低频前驱波的提取与研究》(项目编号XH12015)验收工作。

三、综合管理能力和自身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进一步强化综合管理和自身建设,树立勇担重任,拼搏奋进的工作理念,着力打造服务发展、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过硬团队。

(一)建设法制不断完善。加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完成《哈尔滨市应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理条例(修订)》法规的起草、修改及报送市政府审查工作;组织开展了《哈尔滨市绿色建筑推广管理》等2项调研报告的起草和报送工作;完成了《哈尔滨市应用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理条》等10余项由市政府各部门提报的法规草案审查修改工作及8项规范性文件审查、修改、备案工作,规范性文件备案率达100%;审查行政处罚案卷2583件,重大行政处罚16件,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率100%,上报法制信息30条

(二)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进一步加强网站维护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舆论传播手段,积极开展城建重点工程网络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积极支持、热心参与城市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完成远程视频会议室建设地点的确立、设备安装等初步工作。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建设,搭建机关与各单位之间的内部办公网络,实现横向互联互通。网站累计发布信息4980条,网站总访问量达到95.4万余人次。

(三)议案信访工作持续深化。不断理顺信访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建立制度化办案体系。全年共承办人大、政协建议提案116件,受理群众来信36封,接听群众来电987个,接待群众来访2045人次,答复率95%,稳控率达90%以上;召开信访协调会45次,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现场处理信访问题37次,上级交办及自行排查梳理的48件信访案件全部落实领导包案,办结息访率达到95%以上。

(四)建筑艺术馆经营管理稳步开展。加大宣传力度,挖潜资源潜能,巩固旅游名牌形象。严格按照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制定的《全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有关标准》要求增设或翻新了景区部分内外部设施;完成了40个哈尔滨市III类保护建筑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景区接待游客总量达到85万人次,展厅接待游客总量达到14万人次;共承接各类广场活动40场次。

(五)贷款建设路桥收费工作进展顺利。充分发挥稽查保障职能,不断优化收费服务,确保收费工作的有序开展、收费环境的和谐稳定和收费额度的稳步增长,共受理缴费车辆34.74万台,完成收费33.478万元。继续推进稽查联合执法,推行上门告知、电话提示和短信群发等提醒服务,累计查处违规欠费车辆3456台,受理违规欠费车辆3341台,追缴车辆通行费655万元,追缴率达到96%,完成行政处罚罚款182万元。

(六)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深入推进第三阶段群众路线教育,查找“四风”问题220件,立即整改189个问题,对一时难以解决的31个问题进行了“回头看”;深入推进创城迎检测评工作,确保承担的11项创城指标高标准推进;积极组织开展创建首善机关主题实践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70余件;组织委系统20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专题培训,指导各基层党支部发展新党员16名,2名同志被评为哈尔滨市第35届劳动模范,1名同志获得2014年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参与我市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的2个施工单位班组被命名为2014年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组织委系统干部职工捐款6万余元,组织建设、施工、监理企业捐款近17万元。

(七)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强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状;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大执法和效能监察力度,强化作风建设和纪律约束,坚持不懈纠正“四风”问题,集中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1件,立案处理1人;先后对2013年度违纪案件中涉及的11名党员干部作出了党政纪处分。

(八)宣传工作力度持续加大。进一步加强城建重点工作宣传,采取节点集中宣传、多渠道引导宣传、分时段连续宣传等多种形式强化舆论引导,形成了理解城建、支持城建的良好氛围。全年在哈媒体和《中兴》报、《中国建设报》为平台,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建重点工作的宣传力度和深度,扩大舆论影响范围,共在省市和国家级媒体发稿526篇。

(九)机关综合服务工作扎实开展。产业行业指导、人事教育、老干部工作、信息发布、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保密、综治、地方志、年鉴、督办、政务公开等工作均按计划稳步推进。

2015年是我市持续深化改革、谋划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围绕城市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求,按照“保刚需、保产业、保民生、保结转、保棚改、保土储”的基本目标,谋划实施一批发展需求迫切、惠民效果明显的城建重点项目,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设施运行安全,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不断加强建筑市场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真正实现“两手抓、两手硬”,促进城建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其中:“保刚需”主要是力保完成国铁和地铁“两铁”配套项目及2015年国家、省确定的“十二五”期间必须完成的既有建筑节能、农村泥草房改造等目标任务。“保产业”主要是根据哈东物流产业带、松江避暑城、阿城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及各政策区内产业发展需要,配套跟进道路及源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保民生”主要是确保完成一批百姓需求迫切的动静态交通、绿地广场、公用设施、生态环境、老旧住宅改造等项目建设。“保结转”主要是确保2014年已开工项目按计划持续推进建设,尽快实现预期承载功能。“保棚改”主要是确保年度棚改计划目标得到全面落实。“保土储”主要是确保完成年度土地收储整理任务,通过有计划的进行资源储备,为城市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主办: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办: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信息中心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友谊西路5888号 联系电话:87383173
备案证编号:黑ICP备05004509号 哈公网监备:2301001137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151号 网站标识码:2301000032